3月27日,我院邀请暨南大学中文系校友、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港集团文学学会会长邱少梅于暨南大学番禺校区主讲“千年商都的嬗变与当代启示”专题讲座。
邱少梅开篇即以广州千年商贸脉络为线索,追溯自秦汉港市至现代国际商贸中心的演变历程。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十三行等实例,解析广府商业文化精髓,并探讨古今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强调港口经济的不竭动力。
随后,邱少梅深入剖析唐宋时期广州港市繁荣之谜,揭示唐代市舶使制度、宋代海上丝路关税体系等制度创新对广州成为全球第一大港的关键作用。结合光塔码头遗址、南海神庙碑刻等文物,她生动描绘了唐宋时期广州商船云集、国际化交流的盛况,并指出古代制度与现代湾区经贸规则的内在联系。
针对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时期,邱少梅详细解读十三行商馆制度及粤海关税收机制,再现千艘商船汇聚珠江的壮观景象,揭示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早期路径。
讲座尾声,邱少梅以广交会、跨境电商等现代商贸转型为例,提炼“开放赓续、制度迭代、文化共生”三大启示,并借白云机场货邮数据,解读广州商贸空间的现代叙事。她强调,从十三行到湾区规则创新,广州正为海洋文明发展树立东方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