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广州品牌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主任卫海英教授带领基地研究员前往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新塘总部(以下简称“源天公司”)参访交流。此次会议由源天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事、工会主席李万锐主持,经营部党支部书记曾劲东,党群工作部党支部书记王涛,办公室党支部副书记陈维及部门员工参加此次活动。
研究团队首先参观了源天公司企业文化展厅,系统了解了公司发展历程。展厅以“溯源”为主题展现企业发展脉络,以“筑梦”为主线阐述企业“品质为源诚信为天”的核心价值理念。展览重点呈现了源天公司在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及标志性项目案例,同时展示了企业在品牌化、专业化、数智化与国际化战略实施方面的系统性布局与成果。
双方围绕企业经营实践与品牌构建进行深入研讨与案例分析。作为传统建筑工程领域的标杆企业,源天公司通过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方法构建了差异化品牌叙事体系,形成了具有高度辨识度与行业独特性的专业品牌形象。卫海英对源天公司的品牌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从品牌战略学角度提出四点专业建议:
1.肯定现有品牌建设成果:源天公司在品牌化建设上的思路极具前瞻性,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在项目现场管理、履约能力、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表现突出,作为广东省四防和水利机动抢险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及与工程方、政府、同行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构建方面成效显著。
2.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议加强基地与源天在实践层面的合作,构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互动机制。
3.聚焦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密切关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动态平衡,明确核心竞争优势。品牌建设应围绕“源”和“天”的品牌语义进行深度挖掘与叙事构建,清晰定位主要业务板块,确保企业内外一致的品牌形象传播,打造员工、项目与企业一体化的品牌表达。
4.塑造品牌人才标准: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品牌建设目标倒推人才培养标准,明确“源天人”的核心素质与能力模型,引导每位员工思考“成为这个公司的员工,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从而构建与品牌价值一致的企业文化。
展望未来,双方将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广州品牌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在品牌理论研究与科学方法上的优势,以及源天公司在工程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共同拓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深化企业服务与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品牌建设贡献创新力量。
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广东省三防和水利机动抢险四队。公司致力于成为可信、可靠、可敬国内一流新型城建设综合服务运营商,主营业务包括水利水电、市政公司、机电安装、新能源等,拥有广州沙仔二桥工程、湛江徐闻海上风电项目陆上控制中心、广州市增城区开发区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工程、印度班加罗尔莫扎迪斯地铁、柬埔寨马德望省多功能水坝发展项目等众多典型业绩。公司入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广东省水利水电行业技术创新基地、广东省自主创新标杆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连续29年被评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