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主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管理学院

首页  暨大管院  新闻动态  教务动态
  • 管理学院博雅大讲堂暨新商科学堂:在团队中工作

    2022-05-20

          2022年5月19日(星期四)下午14:00,管理学院博雅大讲堂暨新商科学堂“在团队中工作”在番禺校区教学楼N113室举行。特邀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助理教授林钰莹老师为同学们讲述。      首先,成达建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林钰莹老师。林钰莹,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助理教授,管理学博士。20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2020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爱荷华大学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团队协作、领导力、创造力、远程办公、零工经济等。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Human Relations等管理学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讲座开始,林老师提到了大学时我们经历的团队工作,如小组作业、社团生活、创新赛事、实习等。在未来,我们对于团队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那么如何最大化团队工作带来的益处,做一个好的team player成为我们面对的问题。      首先,林老师讲解了团队的基本概念。团队是由多人组成的沟通系统,成员间为了某种共同目标产生互动,互相影响。团队工作会具有协同效应,这来自高度激励人心的共同目标,是集体力量而非个人成果的简单加总。团队角色是在团队中符合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经典的团队角色与结构是《西游记》的“取经团队”,团队成员能力互补、思维互补。接着,林老师介绍了团队的发展周期理论。塔克曼认为团队发展分为形成、风暴、规范、执行和解体5个部分。在形成期,我们可以表达积极的态度和感受,寻找共同点和合作空间,建立共同目标;在风暴期需要积极倾听,鼓励不同的声音,将张力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发生冲突时,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竞争、回避、迁就、妥协和合作,合作是最佳的问题解决方式;在规范期,我们需要调整行为符合规范,规范也需要发展和完善;在执行期,团队成员需要专注于任务。在现实中,团队会出现其他的变量,比如出现新成员时需要新老成员双向适应。      最后,林老师讲到了一种现象:社会惰化,即成员在集体工作时付出的努力比独立工作时少。此时管理者需要选择成员感兴趣的任务,加强团队凝聚力,建立团队责任机制,合理的任务分配和业绩管理,强调个人的贡献,与“惰化者”沟通或者回避离开。未来,虚拟团队逐渐出现,线上的团队合作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可能延长决策时间,回避冲突,对成员参与度形成挑战。在这方面形成两种理论:媒介丰富理论(MRT)和媒介同步性理论。管理者需要建立丰富的沟通环境,强化凝聚力和社会关系。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林老师耐心解答。线上与线下的同学都受益匪浅,期待下一次的博雅大讲堂。 

    05-20 2022
  • 管理学院博雅大讲堂:丰田成本管理 2022-05-13
  • 管理学院博雅大讲堂暨新商科学堂: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机遇与挑战 2022-04-22
  • 管理学院博雅大讲堂:以大学为起点的人生成长 2022-04-15
  • 管理学院博雅大讲堂暨新商科学堂:市场设计与人的行为 2022-03-19
  • 管理学院2021-2022第一学期必修课程补考安排表 2022-03-08
  • 管理学院博雅大讲堂暨新商科学堂:文化与公司治理 2022-03-04
  • 管理学院-中泰证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2022-01-13
  • 每页 12 记录  总共 6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6 跳转到 

教学项目

本科生 研究生 MBA EMBA MPAcc MEM EDP

学院介绍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惠全楼) 邮政编码:510632

CopyRight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党建
  • 首页
  • 暨大管院
    • 学院介绍
      • 学院概况
      • 院长寄语
      • 院徽
    • 学院领导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讲座
      • 学院动态
      • 教务动态
      • 就业招聘
      • 研究生动态
      • 本科生动态
      • 专业学位动态
      • 企业管理系动态
      • 会计学系动态
      • 市场学系动态
      • 旅游管理系动态
    • 组织机构
      • 学院党政办公室
      • 学科发展与研究生...
      • 本科教育管理办公...
      • 专业学位办公室
      • 国际交流与公共关...
      •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
      • 学生工作办公室
      • 校友与职业发展办...
    • 各系介绍
      • 会计学系
      • 企业管理系
      • 市场学系
      • 旅游管理系
    • 办事程序
    • 联系我们
    • 学者观点
  • 党建工作
  • 国际合作
    • 交流项目
    • 国际认证
    • 国际项目
    • 外事程序
  • 学生事务
    • 学生工作
    • 心晴工作坊
    • 奖学金
    • 职业发展
    • 规章制度
  • 师资与科研
    • 学者观点
    • 全职教师
      • 全部
        • 全部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其他
      • 会计学系
      • 企业管理
      • 市场学系
      • 旅游管理系
      • 其它
    • 兼职教授
      • 全部
        • 全部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其它
      • 会计学系
      • 企业管理
      • 市场学系
      • 旅游管理系
      • 其它
    • 客座教授
      • 全部
        • 全部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研究员
        • 副研究员
        • 助理研究员
        • 其它
      • 会计学系
      • 企业管理
      • 市场学系
      • 旅游管理系
      • 其它
    • 案例库
    • 研究机构
      • 企业发展研究所
      • 暨南大学广州区域...
      • 广州品牌创新发展...
      • 工商管理博士后流...
      •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
  • 社会与校友
    • 校友新闻
    • 校友活动
    • 校友风采
    • 校友捐赠
    • 捐赠项目与方式
  • 招生专业
    • 专业介绍
    • 本科专业
    • 博士专业
    • 学硕专业
    • 招生信息
    • MBA
    • EMBA
    • MPAcc
    • EDP
    • MEM
    • ME
    • MTA
    • DBA
  • 项目基地
    • 广州品牌创新发展...
      • 基地新闻
      • 学术活动
      • 最新成果
    • 企业发展研究所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
    • 华商文化基地
  • 下载中心
  • 教学项目
    • 本科生
      • 项目简介
      • 招生信息
      • 同心课堂
      • 培养管理
      • 课程信息
      • 教学管理
    • 研究生
    • MBA
      • MBA
      • EMBA
    • EMBA
    • MPAcc
      • MPAcc
    • MEM
      • MEM
      • ME
    • EDP